100%

oxfwg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 UID35768
  • 注册日期2016-04-15
  • 最后登录
  • 粉丝
  • 关注
  • 发帖数
  • 个人主页
  • 来自
  • QQ
  • 生日0-0-0
  • 家乡
  • 铜币
  • 威望
  • 银元
阅读:168回复:0

千年古国话缂丝 kxyxdcz0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5-30 12:12

乾隆年间曾制有一幅苏绣精品白癜风医院五彩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高213cm,宽119cm。是清宫每逢新年悬挂的装饰图轴,突出九九消寒、春回启泰的主题。    

  画上三个童子,一骑羊,两步行,男孩为阳,寓“三阳开泰”之意。九只公羊姿态各异,寓意“九阳”之意。满饰各色花卉、苍松、竹石、白癜风医院祥云等。气氛喜庆祥和。    

  因为制作精致,受到乾隆帝的特别喜爱,在上面御制诗一首赞道:    

      

  九羊意寓九阳乎,因有消寒数九图。    

  子半回春心可见,男三开泰义犹符。    

  宋时创作真称巧,苏匠仿为了弗殊。    

  谩说今人不如古,以云返朴欲惭吾。    

      

  从御题诗可知,此图为清乾隆年间苏州丝织匠人仿宋人绘画《九阳消寒图》而作。    

  诗的前四句说明此绣品的内容是“九阳消寒”和“三阳开泰”,五六两句称赞宋人原作《九阳消寒图》制作精美,最后两句称赞匠师们的《九阳消寒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缂丝加绣的高超技艺。    

  图以平缂、搭缂、构缂、掼缂、结等技法缂织坡石、流云、天空、树干,再用精致繁复、变化多样的十数种针法刺绣三子、九羊与松、梅、竹、鸟笼、灵芝与山石花草等。    

  刺绣人物、羊、花草等,以套针、扎针、打籽、钉针、钉金、施毛针、鸡毛针、刻鳞针、擞和针、反抢针、缉线绣、合色线等多种针法,按物象肌理行针运线,排列丝线走向,以精致的绣工、柔雅的丝光突显出其华美富丽之态。    

  图轴上半幅以深蓝色作为天空,衬托出五彩祥云和青松、梅树、山石。下半幅以浅秋香色作路石表面和水面,衬托出九羊三太子和花树。上半幅蔚蓝的天空和下半幅明朗的地面色彩相映,现出春日载阳的意境。作品构图饱满繁复,配色精妙雅致,缂、绣及着笔墨之处皆设计有序,层次清晰,配合恰到好处,画面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    

  看到这里,相信你对中国丝制品中的奇葩——缂(k瑁┧康暮闷嫘幕嵊腿欢界妓恐似鹩敕⒄沟陌喝恍巳ぁ:冒桑衷诰腿梦颐且黄鹄炊云渲械陌旅罱幸环教郑绾危?    

  缂丝,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大花纹织物。《玉篇》说:“缂,织纬也。”由于织造的作品在图案与素地接合处微显高低,呈现一丝裂痕,犹如镂刻而成,故也被称为“刻丝”、“克丝”等。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与苏绣双面绣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刺绣、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蓝并称为中国四大特种工艺品,并与云锦合称为中国两大珍品手工丝织物,古有“织中之圣”的美誉。    

  缂丝,是用蚕丝作原料,它的制造一般以本色丝作经,彩色丝作纬,用专门的小梭根据花型色彩逐次织入。织物上常会因垂线的花纹轮廓留下纬丝转向时的断痕,形成“通经回纬”的结构特征。    

  正是这种特别的织法,织造出了特别的丝织物,绸面上的图案造型优美,织作精致,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富有立体感。既是纺织物,又是艺术欣赏品,自古迄今成为最受人们珍爱的丝制工艺品之一。由于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又被称之为“千年不坏艺术织品”。    

  中国用缂法织造由来已久。它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考证,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缂丝结织技术早在中国汉代就出现了。    

  新疆楼兰汉代遗址出土过用缂法制成的毛织物;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又发现了缂丝毛织物,其制作极为精美。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互通有无,“丝绸之路”上往返的丝织品中,主要有绢、绸、锦、缎、绫、罗、纱、绮、绒、缂等。在蒙古出土的汉代白癜风医院“山石树”丝织的残片,它的织造方法“通经断纬”,与北京双塔出土的宋缂丝“紫汤荷花”完全一样。但当时多是“中西(域)混合风格”的缂丝毛织品。    

      

  隋唐时期移用于丝织的缂丝已较为流行。    

  吐鲁番唐墓发现有几何菱纹纬丝带。1973年,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的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中国的考古学家考证是公元7世纪的舞俑腰带,就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它们都表明最晚在7世纪中叶中国已有缂丝,但当时缂丝的纹样题材一般以简单的几何形花纹为主,色彩主要是平涂的块面,还没有使用晕色匹配,故色彩层次不够丰富,作品也多为丝带等实用品。    

  但有的已使用金线作地纹,增强了装饰效果。缂丝工艺也在这个时期随着谴唐使和各国的留学人士传播到世界各地。以至于今天我们还能在邻国日本看到百姓将缂丝作做为自己该国最为贵重的面料用来制作腰带、和服和日本僧人的袈裟等。    

      

  自宋以后,缂丝所采用的花纹图案,基本上是采用画家的绘画作品,也就是把绘画移植到丝织上,用丝织来表现绘面。这一缂丝织造创新发展至元、明、清时代达到了高峰。    

  这期间的缂丝其纬线依据绘画的色彩而选用彩丝,彩丝的色泽选择范围一般达到1000多种,甚至多达5000---6000多种。这样既保持了原作的形象和风格,又具有丝织物纤细精巧的特色。织成后,绘画、书法犹如在丝织品上刻镂而成,因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北宋的缂丝前承唐代,但花纹更为精细富丽,纹样结构既对称又富于变化,并创造了“结”的戗[qi鄋g]色技法。缂丝多用作书画包首或经卷封面,最为流行的是南北朝以来皇亲贵族常用缂丝为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的上乘作品做装裱,如《二王书录》。这些摹缂正如清代书画鉴赏家卞永誉所言的那样:“文倚装成,质素莹洁,设色秀丽,画界精工,烟云缥缈,绝似李思训。”至北宋晚期,受皇帝的趣味和宫廷院画的影响,缂丝从实用和较单纯的装饰领域脱窠而出,转向层次较高的欣赏性艺术品的制作。    

  南宋时,江南的缂丝生产也已有一定规模。缂丝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缂丝作品大都摹缂名家书画,缂丝技艺也在各地的能工巧匠的创新中灵活运用掼、构、结、搭棱、子母经、长短戗、包心戗和参和戗等多种技法,纬丝色彩不断增加,纬丝的松紧处理灵活。能“随所欲作,花草禽兽”。模仿名人书画,尤为逼真,到了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地步。    

  不信,你看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缂织的《莲塘乳鸭图》,作品中红荷白鹭,翠鸟青石;荷花造型丰满,白色瓣尖染红,白鹭鸟神情精灵剔透,一雌一雄双鸭游哉悠哉,身旁伴一双儿女活泼纯真,可爱稚拙,整个画面生动温馨,色彩变化丰富。其构图严谨,色泽和谐,人物、花鸟生动活泼,工丽巧绝,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