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sfiwc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 UID35870
  • 注册日期2016-04-19
  • 最后登录
  • 粉丝
  • 关注
  • 发帖数
  • 个人主页
  • 来自
  • QQ
  • 生日0-0-0
  • 家乡
  • 铜币
  • 威望
  • 银元
阅读:213回复:0

烟波客,钓舟遥,往来无定带落潮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6-11 13:15

    

  古代中国,可谓文明发达,各方面成就辉煌,文化极为灿烂,不仅惠及东亚大陆,影响甚至远及海外,日本就是深受汉文化影太原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响的一个岛国。一千多年以前的日本人,就被华夏大陆的秦神汉趣、唐风宋韵所震撼,心有倾慕。古代中国的诗歌文化尤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唯美典雅,公元7世纪的近江朝天智天皇(626~672)在位时,正好对应盛唐时期白癜风的前期症状,从那时起,日本的王公贵族和文化人就以能写汉诗为光荣、为高雅。    

  日本汉诗是他们的诗人以古汉语和中国旧体诗词的形式创作的韵文诗作,其中甚至大量借中国的人物典故,用以抒发他们自己的情感,并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形成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也产生出许多优秀的文化巨人。日本平安时代的嵯峨天皇也是热爱汉诗写作的最高统治者之一。    

  嵯峨天皇出身皇族,是桓武天皇的次子,本名神野。桓武天皇驾崩后由长子继位为平城天皇。两年后,公元809年,平城天皇因病退位,由34岁的神野皇子继位,为嵯峨天皇,是日本第52代天皇。    

  他继位的第二年就发生了宫廷危机。已退位的长兄联合一些内亲欲废黜嵯峨天皇,恢复平城的统治。嵯峨天皇及时发觉并挫败了这起阴谋,保住了自己的天皇宝座。据资料介绍,嵯峨天皇在位期间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减少了朝廷的财政负担,也算是有政绩。    

  在繁忙的公务和宫廷斗争之余,嵯峨天皇还是忘不了及时享受他的尊荣和闲情逸致。嵯峨天皇尤其擅长书法,与空海和橘逸势共称为平安时代的三笔,其书写的诗文、墨迹今尚有遗存。他写的汉诗,人们常提到的是一首七律:    

  三春出猎重城外,四望江山势围雄。逐兔马蹄承落日,追禽鹰翮拂轻风。    

  征船暮入连天水,明月孤悬欲晓空。不学夏王荒此事,为思周卜遇非熊。    

  诗中还引用了夏桀亡国和周文王梦熊而得遇姜太公的典故,由此可见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熟识。嵯峨天皇还写有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一首《折杨柳》:    

  杨柳正乱丝,春深攀折宜。花寒边地雪,叶暖妓楼吹。    

  久戍归期远,空闺别怨悲。短箫无异曲,总是长相思。    

  “折杨柳”在中国南朝时期是常见的民歌曲调,多为伤春惜别之辞,历代仿作甚多,比较有名的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作品,描写戍边军士的生活情景。嵯峨天皇的这首《折杨柳》,可看作是梁简文帝作品的借鉴和模仿,其中既有对不同的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相似的人间沧桑的感叹。    

  日本的平安时代也有和中国重阳节相似的“菊花节”,也有当日饮酒赋诗的习俗,不同的是由于日本列岛与华夏大陆的气候不同,日本的“菊花节”是在十月份,因为此时才是菊花盛开的时节。据说这习俗正是始于嵯峨天皇在位期间。嵯峨天皇自己也作有一首《九日玩菊花篇》诗:    

  秋去秋来人复故,人物蹉跎皆变衰,如何仙菊笑东篱,看花纵赏机事外。    

  这诗读来似乎也有些许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味。而下面这首诗,如果不说出来,通常都会认为就是唐诗三百首中的一首,绝不会想到会是日本嵯峨天皇的手笔:    

  云气湿衣知岫近,泉声惊寝觉溪临。    

  天边孤月乘流疾,山里饥猿到晓啼。    

  从这首清新隽雅的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超凡脱俗、悠然世外的隐士之风。据说嵯峨天皇执政后期也确实是常常寄情琴棋书画、徜徉山水之间,成为一位无为而治的执政者。关于嵯峨天皇,最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故事,是他在获得中国唐代“烟波钓徒”张志和的渔父词之后,也模仿填了好几首渔父词。    

  唐肃宗朝的张志和弃官弃家,隐居于太湖一带,扁舟垂纶,浪迹江湖,渔樵为乐,并开创和创作了一种句式格律特别的《渔父词》,尤其是其中第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绝对是神来之笔,韵味十足,影响极为深远。    

  据说张志和创作的几首《渔父词》,由于没有及时载于书中,几十年之后已难了解具体内容的全貌了。唐宪宗特意要朝臣到民间寻访。直到唐穆宗长庆二年,当时的御史大夫李德裕才偶然觅得,张志和的《渔父词》才得以重新流传开来,并于第二年(公元823年)传到了日本。    

  据称,嵯峨天皇读到之后拍案叫绝,为此特意亲自在贺茂神社开宴,召集皇亲国戚、学者名流一起前来,即席赋诗,唱和《渔父词》。嵯峨天皇在席间所填的五首《杂言·渔歌》词如下:    

  江水渡头柳乱丝,渔翁上船烟景迟。乘春兴,无厌时,求鱼不得带风吹。    

  渔人不记岁月流,淹泊沿洄老棹舟。心自效,常狎鸥,桃花春水带浪游。    

  青春林下度江桥,湖水翩翩入云霄。烟波客,钓舟遥,往来无定带落潮。    

  溪边垂钓奈乐何,世上无家水宿多。闲钓醉,独棹歌,洪荡飘飖带沧波。    

  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飞花夜更明。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    

  认真读一遍就会发现,每一首倒数第三字都是“带”字。我这才回头查看张志和的原作,原来张志和的五首词末尾倒数第三字那里也都是同一个字,例如:“长江白浪不曾忧”、“醉宿渔舟不觉寒”、“乐在风波不用仙”等,都是“不”字。显然,嵯峨天皇当时确实是读得仔细,写得认真,希望能尽量依足规矩,写出韵味来。    

  席间天皇年仅十七岁的女儿有智子内亲王也咏和了两首。她的词为:    

  白头不觉何人老,明时不仕钓江滨。饭香稻,苞紫鳞,不欲荣华送吾真。    

  春水洋洋沧浪清,渔翁从此独濯缨。何乡里?何姓名?潭里闲歌送太平。    

  还有当时的朝中大儒滋野贞主也和了五首,其中第四、第五首如下:    

  长江万里接云霓,水事心在浦不迷。昔山住,今水栖,孤竿钓影入春溪。    

  水泛经年逢一清,舟中暗识圣人生。无思虑,任时明,不罢长歌入晓声。    

  说实话,看过他们的和词,我相信他们都花费了心思、穷尽思索认真填写,但我仍然认为,张志和的原作,尤其是第一首,才是真正的经典,几乎不可超越。“斜风细雨不须归”,永远是最让人有感触的一句。    

  日本是个岛国,渔业当是他们的主流产业,渔夫渔娘遍地都是,歌咏渔人生活的诗词必然深入国民内心并引来许多共鸣,许多年之后仍不断有这种格式的渔歌出现也就不奇怪了。近一千年之后的十八世纪,还有汉诗名家大窪诗佛作有四阙《渔父词》,其一为:    

  斜照收时浪接天,数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