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sfiwc
限制会员
限制会员
  • UID35870
  • 注册日期2016-04-19
  • 最后登录
  • 粉丝
  • 关注
  • 发帖数
  • 个人主页
  • 来自
  • QQ
  • 生日0-0-0
  • 家乡
  • 铜币
  • 威望
  • 银元
阅读:262回复:0

改名背后 n1cnyxmh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6-04-22 15:10

最近,安徽省滁州市把琅琊山风景区内的“会峰阁”改名为“琅琊阁”,意在借电视剧《琅琊榜》火一把,不想却引来了很多的口水。众多的口水,即使不能把此“火”扑灭,估计也很难旺得起来。    

  关于改名的口水以前并不少见,凭以往的事实推断,以后肯定也还有。因为在政治的、经济的推手面前,有关文化的口水能值几何?    

  纵观以前,改名的高峰应出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乡改成公社,村改成大队;古老的镇名村名差不多都改成了诸如战斗、先锋、团结、东风、向阳等,就连人名都多改成应时激进的。这是出于政治的需要。有的是盲目跟风,有的是为了表明政治态度,也有的是出于被迫。有一个老地主,原名永胜,在一次斗争会上,一造反派冲上台,举手在他的光头上扇了一巴掌后,高声质问:“谁叫你叫永胜的?你还贼心不死,妄想封建地主阶级永胜。从现在起,不准你叫永胜,改名‘永败’!”自此,老人改名“永败”,一叫就是十来年。一名为学渊的年轻教师,拟提拔为校低调稳重值得信赖长,名字报上去后,县局革委会主任大笔一挥,改学渊为“学红”,说:“年纪轻轻的却叫一个老古董的名字,靠这样的人能管好无产阶级的学校吗?我们要的是‘又红又专’的接班人。”要当校长就得改名“学红”,否则怕是教师都难当得成。在这样的形势下,不改名行吗?    

  后来,政治的推手缩回去了,可利益的推手又强劲的伸了出来。专科学校改为院校、院校改为大学,级别就高了半级一级的,经费就自然而然的增加了。药儿改个叫法、换个包装,价格就成倍甚至几十倍的涨上去了。山改个项目开工建设之初名、地换个姓,名声就响了,人气就高了,去的人就多了,票房收入就增加了,政绩就有了,提升的希望就大了。何乐不为呢?人做事,都是为名为利,名利双收的事,谁不努力去做?这可不是一点口水能阻止得了的。你连像治病救人的药儿为牟取暴利而改名的事都刹不住、禁不了,改个地名这种不伤及谁的直接利益的事,你还管的了吗?所以长期以来,都是你说你的,他改他的,溅点文化的口水,在利益的强光下也很快被晒干了。    

  纯粹为利而该名当然不好。政治运动式的改名,已被事实证明不仅荒唐可笑,而且引发灾难的降临;药品等的改名,损害民众的利益;山水城镇的改名,撇开文化不谈,如任其改下去,也会出现混乱,使人一时辨不清谁是真包公谁是假包公、谁是真悟空谁是假悟空。    

  在下愚见,要遏制胡乱改名,光靠文人写几篇文章、民众发点议论是不行的。国家要给出明文规定,制定出相应的法规加以限制。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