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nichen
总版主
总版主
  • UID35
  • 注册日期2010-07-13
  • 最后登录2016-08-08
  • 粉丝0
  • 关注0
  • 发帖数2606
  • 个人主页
  • 来自河南省 信阳市
  • QQ
  • 生日0-0-0
  • 家乡
  • 铜币39枚
  • 威望11262点
  • 银元46个
阅读:770回复:0

法科毕业生如何成为杰出校友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2-03-29 10:04
本帖最后由 Linichen 于 2012-3-29 10:06 编辑

   2012年3月17日上午,受学校校友总会的邀请,有一位法学院的校友做客“校友讲坛”。这位校友是1991年考入我们法学院,目前在厦门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执行主任。我想,在厦门,能够当律所主任的,一般年收入也有100万元上,这样人,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肯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我就慕名而去学习取经,并认为他肯定属于我们法学院的杰出校友了。

    在讲学中,提到了他在华大求学的时光和快乐,讲到了一位律师必须具备的思维,讲座很精彩,获益匪浅。在演讲的开场白中,他问在座大三的本科生这样一个问题,即有谁能说出我国《民法通则》的体系?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这对于一个已经系统学过民法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题。但很遗憾,现场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回答这个问题,当时,我真是为这些学生感到羞愧。不过,这也说明他们的法学基础知识不扎实,法学领悟力和心理素质均太差。因为在我看来,一个法律学人如果在校期间,如果不敢于在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说明他的心理素质太差或者口头表达能力不够好,而这样的学生难以在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因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不管是法官、律师还是检察官,口头表达能力非常重要,法律这碗饭,关键是靠嘴皮子吃饭(当然肚子要有货)。

    这位杰出校友在演讲中,还提到他们招聘律师的一些情况。有一次,他们在招聘中,应聘者有博士、硕士毕业生,也有本科毕业生,他们面试的一个题目就是让应聘者谈谈他们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案件,并表达他们的基本看法。结果,他们要的是一个本科生,而不是博士或者硕士毕业生,因为这名本科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直很关注社会热点案件,关注国家的立法动态。

    就这两个问题,让我陷入一种思考,一位毕业生如何才能成为杰出的校友,而不是普通的校友。在往后的多次授课中,我就经常给学生讲这个问题,并与本科生订下了2035年法学院建院五十周年(我们法学院建于1985年)院庆再相会之约,届时,我也快要退休了,学生们也学有所成,基本上可以看出自己人生走向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一起总结、评判自己的一生,看看我说过的东西是不是有点道理。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将我以下的这些话记入日记,并且行动起来,争取毕业之后做一个杰出的校友。

    在我看来,一位法科毕业生日后要成为杰出校友,在校期间就应该保持对社会的敏锐性和洞察力,经常关注一些社会热点案件,关注国家法治的进程,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思考和辩论,更是喜欢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喜欢看书,喜欢看报,喜欢写作,做什么事情(包括上课)都要勤快一点,而不是拖拖拉拉。我们的前任校长丘进教授曾经为学生题过这样一句:让优秀成为个性,让先进成为习惯。我很认同这种对学生的要求,我认为后面那句话应该改成:让勤快成为一种习惯。只有在校期间保持一种勤快的生活方式,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先进。

    但很遗憾,现在的学生都没有养成这种习惯,甚至都有一种浮躁和功利的心理。我可以举一个例子,在我们法学院网站中,有三种新闻深受本科生的关注和点击:一是有关入党名单的公示;二是团委、学生会干部的名单公示;三是奖学金的名单公示。前两者关乎学生的名,后者关乎学生的利,学生现在只关心名和利,但对于自身法学修养和法学素质,则没有关注太多。例如,在我负责的法学院网站的法治动态中,我们的学生就很少关注。可以说,我经常更新这个栏目,经常把国家和社会的法治热点(包括案件、思潮和立法、司法)及时上传法学院网站,但是学生平时很少去关注这些东西。我在一次给大三学生(今年9月就可以参加司法考试)的课堂上,曾经随机地提问学生:哪位同学有读过刚刚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全文,如果有读过的,请举手,结果是班级100人,没有一人举手,让我感到非常的悲哀。对于这样一部关系每个人自由、甚至生命剥夺的法律,我们的学生竟然表现出这种态度,好像这部法律距离他们很遥远。不要忘记了,这些学生马上就要参加司法考试,而今年的司法考试肯定大面积考察新法的内容(尽管法律是在明年1月1日才施行)。因此,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很少去关注国家和社会利益。我在课堂上毫不客气地批评学生说:一个连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法治动态都不关注,就不配当党员。因为一位党员应该是胸怀天下,时常关注和关心天下的百姓生活。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符合一个党员的标准,他们完全将入党当做一块敲门砖,一个可以进入仕途和政界的跷跷板,一旦入党得逞,就丧失了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甚至沦落为腐败分子。而这样的学生,日后很难成为杰出的校友。

    据我观察,目前各大法学院校的杰出校友无非有三种类型:一是当大官的,甚至可以当省部级以上干部的,如北大、清华的许多校友,许多都担任这样的干部,强一点还有进政治局常委,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由于官本位和对权力的崇拜,这类校友回来之后,深受母校的欢迎。在校庆的时候,往往是安排主席台就坐,可以与校领导进餐;二是赚大钱的。这种校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做大律师,赚到很多钱,可以为母校捐款,可以设置奖学金,可以改善母校的硬件设施;还有一种是做大生意的,也可以为母校捐献很多款项。这种人也比较深受母校的欢迎,如果捐款数额够大,在校庆的时候,也会安排在主席台就坐,并享受与校领导进餐的机会;三是做大学问的。如果在某个学科有很深的研究,在该学科有很大的影响力,并成为该学科杰出的专家、学者,甚至搞一个学会会长或者会长当当,这类校友也深受母校领导和学生的欢迎,这类校友回母校,学校都会安排他们做学术报告,学校起码也会安排一个副校长陪同。如果是在校庆期间,也有机会与校领导进餐,如目前法学界的许多大腕,都是他们母校的杰出校友。母校往往会为这些杰出校友而骄傲,因为他们为母校带来的不仅是荣誉,还有财富,母校的领导当然很欢迎了。

    相反,如果不能成为以上三种杰出校友,只能很不幸地沦为普通校友。而普通校友所享受的待遇就差远了。在校庆期间,这类校友回母校,只能在台下当观众,只能吃盒饭,完全丧失了杰出校友所能享受的一切待遇,因为你是普通校友,对母校没有突出贡献,母校虽然也欢迎回来,但母校也不会为你而特别骄傲。

    根据我对我们法学院办学27年的了解,我认为,我们法学院的毕业生要成为杰出校友,只有两种选择:即当大官和赚大钱,而且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从我从教近十年来看,要想成为大学问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是先天不足,还有一个是后天学术环境不行,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在某个学科成为有影响力的领头人物。事实上,即使是当大官,一般也只能混到厅级干部,而且肯定是凤毛麟角。还有一小部分较为优秀的校友,一辈子估计就混到处级干部,这些校友回来,学校会安排院领导陪同,大部分校友一辈子可能就是混到科级干部,以科级干部退休,领的是科级干部的退休金,去世后,享受的待遇也仅仅是治丧小组,而不是治丧委员会。这些校友回到母校,一般会安排普通教师陪同。

    因此,我一再鼓励我的学生,如果认为自己很有本事,最好去当一名律师或者去做生意,这样赚钱比较多,回馈母校的机会也比较大,成为杰出校友的概率相对高一点。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也只是一名普通校友而已。因为能否成为杰出校友,在校期间基本已经注定了,不必太强求了。

    以上内容,是我的一些歪论,也是课堂上对学生瞎侃的一些内容,不对之处,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转自清源论法(//qingyuanshan.fyfz.cn/)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法学院


该贴已经同步到 Linichen的微博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游客

返回顶部